财税资讯

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解读财政预算报告:做好“两个加法”“两个减法”精准扶持振兴实体经济

2017-03-08来源:南方日报

  去年以来,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广东调整完善了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财政改革,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改革依然是今年预算报告的重要部分,我省将如何落实中央各项部署,为各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为此,南方日报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就财政预算报告进行解读。曾志权表示,今年广东财政将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方面开展,尤其是做好中央对财政改革的各项部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如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厘清各级财政与市场、各级政府与财政之间的关系。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黄颖川 曹斯

  兼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和控制财政风险平衡

  南方日报: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今年预算报告有什么亮点?

  曾志权:2017年的预算报告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了财政工作服务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全年预算编制科学合理,收支安排有保有压,重点突出,数据翔实,结构清晰,通俗易懂。

  改革主线尤其凸显。预算报告既积极稳妥推进财税改革,如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等,又明确为其他全局性、关键性改革提供保障,深化改革的力度大、举措实。

  南方日报:在当前经济发展转型时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非常关键。

  曾志权:对,今年的财政政策明显更加积极有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方面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3500亿元、减少涉企收费2000亿元,扩大减税降费效应,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收入预算、适度提高赤字规模、统筹盘活存量资金,加大政府性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的力度、较大幅度增加地方专项债券规模等多种措施适度扩大支出规模,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适度扩大有效需求,保障重点领域开支需要。这是多措并举,实现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要求。

  同时,预算报告体现了积极稳妥的原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增长5%,支出按增长6.5%安排,与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稳妥合理。虽然赤字规模较上年增加了2000亿元,但赤字率保持在3%左右,兼顾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控制财政风险的平衡。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56512亿元,增长7%,协调区域发展的力度更大。

  南方日报:如何理解今年预算报告强调增强防风险的忧患意识?

  曾志权:预算报告分析,未来财政增收潜力和减收因素并存,地区间财政收入增长分化将进一步延续,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需求压力较大,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预算报告明确强调,要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将赤字控制在合理水平,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大对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的支持力度,确保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广东财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把防控财政运行风险作为我省防风险工作的重要内容。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

  支出大幅增加50.3%

  南方日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节用裕民”的理念,预算报告是如何体现的?

  曾志权:一方面,提出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大力调整和压减中央本级一般性支出,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

  另一方面,优先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本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投入,支持重点更加突出,更加切合群众需要。例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读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2017年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大幅增加50.3%,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资金增长8.3%,用于将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教育支出增加5%,并通过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城乡义务教育补助资金1432亿元,落实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支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增加10.7%等。

  加大财政资金

  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南方日报:振兴实体经济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热词,财政发挥杠杆扶持效用,进一步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非常重要。

  曾志权:是的,建议在财政政策上加减法并用,精准扶持,做好“两个减法”“两个加法”。

  “两个减法”是:一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特别要防止政府取消涉企收费后,转移到经营性中介机构继续收费。同时,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电价、交通运输费用等企业经营成本。二是减轻企业利息费用,让金融企业让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建议对实体经济企业贷款实施低利率或者零利率政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给予普惠性、低成本的融资支持,金融和财政部门共同承担部分降息让利成本。

  “两个加法”是:一是加大财政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二是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拓宽民营资本进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打破各种“弹簧门”“玻璃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建议尽快制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有关法规,保护合作各方权益,增强民营企业信心。